积累与运用(四)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所学生字的音、形、义,丰富学生词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地找出汉字的部首,区别形近字。
3.初步进行把句子说得更具体的练习。背诵古诗,进行语言积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背,认识偏旁、积累词语、古诗。
2.通过自主读写,训练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学会欣赏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找出汉字的部首,体会把一个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生动、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初步练习把句子说得更具体。
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与本课相关的部首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第四单元已经结束了,你们收获了什么新本领呢?这节课,就来展示一下吧!教师相机板书课题:积累与运用(四)。21教育网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读读连连”。
1.指名读读第一题:读读连连。
2.指名说说题意。
3.教师用课件出示此题:厅筋鸣饮 察衬垂侧
in ing c ch
4.指名说说in与ing的不同。
5.学生读读上面几个字,体会前后鼻韵的不同。
6.让学生连连,读一读。
7.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组。教育学生要想讲好普通话,就得从读准每一个汉字开始。
(二)学习“照样子写部首”。
1.指生读题目:照样子写部首。
2.教师用课件出示此题:盏(皿)烈()刻()周()远()秋()
3.指名说说它们的部首,它们的结构。出示带有这些字的部首偏旁的生字卡片,让学生们开火车完成认读。
4.动手写一写。在括号内写出这些字的部首。
6.学生互相抽查,教师巡回指导。
(三)学习“你还认识我吗?”。
1.指名读题目:你还认识我吗?
2.指导学生观察,这几组词语有什么不同?它们有哪些特点?(一、二组是两字词语,第三组是AABB形式的词语,第四组是四字成语。这这种组合增加了趣味,便于积累。)
3.学生自读词语,用笔画出不认识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画出的不认识的词语提出来,让大家合作学习,互相帮忙。
5.人人动手,人人动口,认真读一读。
6.开火车读,顺读、倒读,比赛读、评读、齐读。
7.引导质疑:你有哪些不明白的词语请提出来,大家帮帮你?
凉风习习:清凉的微风轻轻吹动。
千姿百态:各种各样的姿态。
趣味无穷:非常有趣。
8.全班交流汇报,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四)学习“选一选,填一填”。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用课件出示题并说说这些形近字和同音字的相同处和不同之处。
植 值 活 话 凉 惊
(植)树 生(活) (凉)快
(值)班 说(话) (惊)奇
3.指名口头组词并试着说句话。
4.指导学生在书上组词并读读。
(五)学习“照样子说一说”。
1.指名读题并说说题意。
2.教师用课件出示题:他弹起了乐曲。
他弹起了(一支)乐曲。
他弹起了(一支)(悦耳的)乐曲。
3.反复朗读,说说每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好,好在哪里?为什么?(一个句子比一个句子具体)。
4.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填写第二组句子。
5.全班交流,然后集体评议。
(六)学习“读读背背”。
1.集体拼读题目,说说要求。
2.教师出示《山雨》的意境图,学生结合图画和拼音,自由拼读古诗,看谁读得又快又准确。
3.以范读、抽读、互读、自读多种形式读通读顺古诗。教师板书:
山雨
一夜/山中雨,
林端/风怒号。
不知/溪水长,
只觉/钓船高。
4.教师简单介绍诗意。重点指导:端(顶),号(吼叫)以及发音,长(涨)以及发音。
5.小组互背。
(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园地。
1.学生自由拼读题目,弄清要求。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间的大比拼,看看哪组的同学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好,记得最快。
3.进行及时鼓励有进步的同学,对认得多的授予“识字小博士”奖。
三、教师总结,鼓励积累
师:第四单元已经结束了,这节课大家的表现很棒,都展现了自己的本领。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积累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积累与运用四
【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