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3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7-20 |
作者:李云秋
1. 体会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2. 指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正确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学习京派语言。
3. 训练关键词概括文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清思路,概括文章要点。
三.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
1. 自学辅导式为主,兼以发现式、讨论式
2. 音画欣赏式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flash课件),以最灵动的唯美风格让学生徜徉其中,感受北京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聆听新北京走向世界大都市的最强音。
六.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通读全文,应该学习哪些内容,或哪些内容有价值
一. 导语(3分)
我们的首都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同学们想想你最喜欢北京哪一处风光?
学生说完教师总结并用课件展示:万里长城,香山红叶,故宫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还有钓鱼台的柳影,潭柘寺的钟声等。也许很少有人能够想起正在走向衰败的胡同,但是那些曾经在这里度过了多少个难忘的岁月,他们舍不得呀。
观看北京胡同的图片,
二. 确定并完成本课学习目标(15分)
1. 理清思路
胡同―――胡同文化―――-胡同衰落
2. 概括要点(根据关键词)
第一部分写了胡同的特点:方正,来源,数量,安静
第二部分写了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指导学生选关键词进行概括:
封闭、满足、冷漠、忍耐
1.提出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让学生总结
封闭 :保守 满足 冷漠 忍耐
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
胡同特点――胡同文化内涵――胡同及胡同文化的衰落
第三部分作者观北京胡同的衰落,抒发感情
三、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疑难问题(发现式学习)(8分)
1、 如何评价北京胡同文化
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以批评
2、 胡同为什么会衰落
用课文上的一句话来表达:商品大潮的冲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 作者对胡同的衰落持什么态度
作者和那些老北京人一样的心情:留恋,伤感,无奈
(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感受对老北京深厚的感情,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但作者是达观的,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以积极乐观超然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
4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这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提出来,老师提出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训练辩证思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举例说明。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吸收,不断创造,才能发展。
(还有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灵活处理)
四.配乐朗读本文后三段(3)
感受作者的感情
五、迁移练习(写新北京文化内涵的文章)(7)(还没找到合适的)
设计题(填关键词或找关键词)
六.小结本课(3
(欣赏《故乡是北京》片断)
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北京人或者说是我们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胡同的衰落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碧瓦,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新北京正在崛起,北京在前进,中国也在前进!所以我们很高兴地和胡同再见吧。
七.布置作业
课外每人找一篇描写某城市的文章,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要点,总结其人文特点。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