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幽径悲剧》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15


幽径悲剧
蒋桂林
第一部分:

1.给下边加点的字注音。(3分)

猬(  )集 惆怅(  ) 虬(  )干 初绽(  ) 万斛(  ) 愚氓(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3分)

⑴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懦者立怯者强:

⑵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

毛骨悚然:

⑶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

林林总总:

3.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等闲视之  蜿蜒曲折  曲泾通幽  不辩四时  精神抖擞

 

鲁殿灵光  毛骨悚然  闲情逸志  依稀可辨  人间仓桑

 

4.仿照例句造句。(2分)

(1)……不管……还是……

[例句]不管实在山上,还是在湖中,一到冬天,当然都有白雪覆盖。

造句:

(2)……不但……也……

[例句]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

造句:

5.“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对句中“十字架”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指作者个人性格造成的幽径的悲剧。

B.指作者的痛悔之情。

C.指作者为没有保护好幽径而自责。

D.指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怜惜之心。

6.读下列语句,回答问题:(3分)

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作者批评世人缺了点什么?

 

第二部分:

                   (一)

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的鲁殿灵光。每天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这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当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内容。(3分)

 

8.文中第二段“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文意,说说作者所指的“盛开着的玫瑰花”的人生是什么?(4分)

 

9.“我”“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古藤的灭亡引起了“我”哪些“闲愁”?下文中写了两件事,道出了“我”的“闲愁”,请作简要概括。(4分)





10.文中写“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展开想象,具体描写“群树”、“荷花”深表同情的情态。(4分)

 

 

                   (二)

                   读树

那时住在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在每年的书市,来到大庙,挤到熙熙攘攘的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劳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

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独特的个性,如果说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世界上也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也是一个形态相异,性格不一,各呈丰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读树如看人,尤其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人。

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龄,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斗争,以及解放以后新岁月的生活轨迹。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上了年纪的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不大振作的针叶,留下了大多的时光痕迹,好像时间在古老的身躯里凝滞住了,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因此,整个太庙里面,那满园关不住的春色,那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了,老树的光辉,已是昨日的事情。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成熟着,意味着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

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的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出现,才形成这一片怡人的景色。

买书,看压缩在书中的空间和时间;看树,阅读大自然,那可是活生生的大块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就像园子里的这些新的、老的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11.作者说树是可以读的,其理由是什么?根据文意,作简单概括。(4分)





12.作者在第三段中说古树和老人“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作者为什么会“生出一丝惆怅”?(4分)

 

13.怎样理解第五段中“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出现,才形成这一片怡人的景色”这句话的含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4.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三)

                   鸟的启示

①从一本书里读到有关鸟的飞行,有一种很小的鸟,能够飞行几万里,跨越太平洋,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

②读着这段文字,我心里升起一种特别的清爽感觉。

③那一整天,我的脑子里不断出现一只飞越太平洋的嘴里衔着一截树枝的小鸟,一个像是电影一样的画面,在那个画面里,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天空海洋和那只像是一个黑点点的小鸟,那一整天我的脑子里被这个画面充盈着,我看不到别的东西,只看见天空海洋和那只嘴里衔着一截树枝的小鸟。

④一截树枝,一个愿望,一份执著。

⑤我不禁     于鸟的智慧,     于鸟的简单,     于鸟的勇气。

⑥智慧,简单,勇气,于人,这也是生命中的三个支点吧。

⑦我想,如果把生活比作飞越太平洋的旅程的话,那么对于人类来讲,什么是那根树枝呢?

⑧人的生活比起鸟来大概是要复杂得多,因为我们面临飞越的太平洋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我们需要不同的树枝来让自己有个立足之地。但是最复杂的还是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或者忘记了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那截树枝就是我们在准备一次又一次飞行的时候,应该提醒自己的东西。

⑨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最难于做到的是简单,但是我们最需要的也是简单。

⑩在每一次飞行之前,最好让自己感悟一下小时候玩一个游戏前的兴奋心情和跃跃欲试的兴致,这是我们在一次又一次飞行以后,在一点儿一点儿越来越成熟以后失去了的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

⑾长大了的人,患得患失的心太重,有了这么重的心,要想简单是办不到了。简单,不是表面上的没心没肺;简单,是让自己的心轻松起来,轻松到可以有玩游戏的心态。简单,是经过了大风大浪以后的坦荡风范,是大家手笔。

⑿大人的游戏也还是游戏,而且,没有了幼稚的小孩子脾气。有了心的简单,就有了勇气来执著。

⒀想去做一件事情,需要的是执著。

⒁许多人,渴望生活一帆风顺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麻烦一出现,立即停下步来,瞻前顾后,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自信心顿时一落千丈。实际上,有麻烦是正常的,如果生活真的是无数次地飞越太平洋的话,那么你怎么能够去幻想你的航程应该是一路风和日丽呢!

⒂风浪是必然的,风和日丽是偶然的。

⒃看来勇气和执著是和自信联系得太密切的,一个失去了自信的人,一个把得失看得太重的人,活着也必然活得疲倦和谨慎,也就必然活得没有勇气和执著了。

⒄那一天看到了有关小鸟飞行的一小段文字,那一天我都在仰着头看鸟。

15.本文的题目为“鸟的启示”,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从有关小鸟的飞行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4分)

 

16.依次填人第⑤段画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A.惊讶  敬仰  羡慕  B.羡慕  敬仰  惊讶

C.羡慕  惊讶  敬仰  D.敬仰  羡慕  惊讶

17.第③段作者在描绘自己脑子里出现的画面时,用“像是一个黑点点”来修饰小鸟,意在突出            ;作者说“那一整天我的脑子里被这个画面充盈着”,意在强调              。(2分)

18.作者认为如果把生活比作飞越太平洋的旅程的话,那么对于人类来讲,“那根树枝”是什么呢?(4分)

 

19.作者认为长大了的人“要想简单是办不到了”的理由是什么?“简单”的内涵是什么?(4分)

 

20.读完本文后,你从有关小鸟的飞行中获得了哪些启示?(4分)

 

21、片断写作练习:(30分)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结合你学习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略 2.⑴软弱胆小的人也奋发刚强起来。⑵身上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非常吃惊和恐惧的样子。⑶形容繁多。 3.错别字:泾、辩、志、仓;改正:径、辨、致、沧 4.略 5.D 6.对于自然、他人的关爱。 7.在十年浩劫中幸免于难的一棵幽径古藤被无端砍断,“我”悲哀至极。 8.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盛开着玫瑰花”的人生是指古藤依旧生机勃勃,依然能嗅到它淡淡的花香,听到嗡嗡的蜂声,给人幸福、愉悦的感受。 9.①怕见古藤枯干闭着眼疾趋而过②隐约听到古藤的哭诉 10.要求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能运用拟人等修辞,语言通顺。具体描摹群树或在风中不住地摇曳,或在阵阵松涛中传达出所产生鸣的情态;可从荷叶上的水珠想像荷花同情的泪、不再有盛开的笑脸等描写出荷花同情的情态。 11.①树和人一样,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形态各异的树又构成了一个丰富的世界。②用看人的眼光去读树,为这些树增添了几分文化和历史的底蕴,读树如看人,这些树也成为了一幅记录历史的长卷。(意思对即可) 12.古树和老人一样,随着时光的流逝,缺少了一种生机和活力。(意思对即可) 13.眼前的怡人景色来自于老树和新树的互相映衬。老树是对过去光辉历史的记录,而新树是代表了成长中的可以憧憬的未来。只有更努力地去开拓新的未来,这个世界才是一个完整的、有底蕴又有活力的世界。(意思对即可) 14.读树就是阅读人生,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是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 15.智慧,简单,勇气,是人生命中的三个支点。 16.D 17.小鸟形体之小,天空海洋之宽广;这个画面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意思对即可) 18.“那根树枝”就是我们在准备一次又一次飞行的时候,应该提醒自己的东西,即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要忘记了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 19.理由是长大了的人“患得患失的心太重”内涵是让自己的心轻松起来,轻松到可以有玩游戏的心态。简单,是经过了大风大浪以后的坦荡风范,是大家手笔。(意思对即可) 20.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鼓励有创新的见解。 21.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幽径悲剧》导学案4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8
《幽径悲剧》教案7
《幽径悲剧》ppt课件(24页)
《幽径悲剧》教案6
《幽径悲剧》导学案3
《幽径悲剧》导学案2
《幽径悲剧》阅读练习及答案
《幽径悲剧》教学案
《幽径悲剧》ppt课件(34页)
《幽径悲剧》ppt课件(27页)
季羡林《幽径悲剧》原文阅读
《幽径悲剧》说课稿2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5
《幽径悲剧》ppt课件(23页)
《幽径悲剧》flash课件1
《都市精灵》《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治水必躬亲》中心思想
《幽径悲剧》ppt课件(55页)
《幽径悲剧》ppt课件(28页)
《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幽径悲剧》导学案
《幽径悲剧》ppt课件11
《幽径悲剧》ppt课件10
《幽径悲剧》导学设计
苏教版《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治水必躬亲》教案及练习
季羡林《幽径悲剧》mp3音频朗读
《幽径悲剧》ppt课件9
《幽径悲剧》说课稿
《幽径悲剧》语段练习
《幽径悲剧》ppt课件8
《幽径悲剧》阅读练习
《幽径悲剧》ppt课件7
《幽径悲剧》教案4
《幽径悲剧》课堂教学实录
《幽径悲剧》《治水必躬亲》综合练习
《幽径悲剧》ppt课件6
《幽径悲剧》ppt课件5
《幽径悲剧》ppt课件4
《幽径悲剧》检测题
《幽径悲剧》综合能力测试题
《幽径悲剧》教案3
《幽径悲剧》导学
《幽径悲剧》ppt课件3
《幽径悲剧》教案2
《幽径悲剧》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