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助语文课堂插上奋飞的翅膀
|
|
作者:wenxiaorong 上传者:admin 日期:08-12-21 |
作者EMAIL:763096343@qq.com
电教媒体助语文课堂插上奋飞的翅膀
孔子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老人从来不愿意放慢他前进的步伐。本人从1998年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便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中,亲眼目睹了教育现状的一步一步的变化,感慨颇多。十年前的课堂与现在的课堂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是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足之处,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一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运用电教媒体的感受,下面浅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借助音频朗读材料,强化了学生的语音听说训练。
语音这东西,一旦离开了发声体,稍纵即逝,无踪可觅,只有通过感性示范,才能给学生以明晰的印象。教师由于自己的口语素质以及对课文朗读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而课文朗读音频素材是朗读等语言专业工作者经过认真揣摩、反复推敲后制作而成的优秀语言作品,它用准确、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转换了书本上的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文章的语言、节奏、格调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旨意,且具有可重复操作性,从而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学有标准,学有兴趣。在纯正的普通话语言环境熏陶中,学生较容易学好普通话,也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例如我在教学《吆喝》一课时,文中介绍的旧北京城的吆喝声对于我们这里的农村孩子来说,掌握其语言特点就有些困难,更不要说能有感情、绘声绘色地把它朗读出来了,所以教学时,我事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旧北京城的吆喝声,然后又让学生听了课文的朗读示范,学生们竟然能够绘声绘色地读出文中所列举的吆喝声的味道了,使这堂课收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1、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导入新课之前或是进行拓展延伸时,我喜欢让学生听 一些歌曲或是音乐,从而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学《智取生辰纲》这篇小说时,我先让学生听《水浒》的主题曲,学生们一下子就被带入了小说中创设的社会环境之中,再来学习小说,把握人物形象就比较容易了,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还如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写的《致女儿的一份信》时,教材安排这一课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分析完整篇文章之后,我让学生听了一首歌曲《最浪漫的事》,在优美的旋律之中更强化了学生对爱情真谛的理解,让他们说的时候也就能侃侃而谈了。另外,在学生朗读某些优美的散文和诗歌的时候,再配上恰当的音乐,就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释疑解难的突破口。
语文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我有时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我有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巧设突破口。例如语文课本中的有些篇章已拍成了视频片断,如《智取生辰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文章,授课时,就可以通过播放,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性格、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的理解和欣赏,有助于化抽象为具体,化古板为鲜活。
3、利用幻灯片,使细节内容更形象生动。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文章对比鲜明,细节描写很成功,教学这样课文时,就可以通过幻灯片来突破难点。如在讲《变色龙》时,依据奥楚蔑洛夫对待小狗的不同态度,设计了几幅图画,运用特写、夸张的写法,重点突出他的动作、神态、表情,课堂中依据相关的情节放映。这样奥楚蔑洛夫就丑态毕露,文章脉络也显得清晰,学生也兴趣盎然,达到了教学这篇小说的理想效果。
三、利用投影,优化作文批改。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令我一直困扰的是学生作文的评讲环节,自从有了投影设备以后,极大地方便了作文教学。现在我评改作文,我先把学生的作文都看一遍,挑选三个档次的代表作文,利用实物投影直接打出来,然后直接在作文本上评改,反复地改,反复地议。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师生共同参与,一起评改例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受益匪浅。而被评学生,由于直接地感受到了别人的反应,面对面地接受批评,表扬,体味到写作的不够之处与成功的喜悦,心理得到满足,记忆深刻,同时更激发了作文的热情。经过几次作文点 评,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要求点评他们的作文,这便是投影给作文教学带来的最直接的便利。
四、激发学生思维,创设无限遐想的空间。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教学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情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例如古诗的语言非常精炼概括,具有跳跃性,给人留有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内容,充分领会诗的美感,并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学习诗歌《蒹葭》的时候,意境优美是诗歌一大特点,但是由于学生眼界狭小,见识短浅,根本想象不出诗歌中间的意境,所以,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欣赏画面,配以柔美的音乐,然后,再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形容,学生说得就头头是道,饶有兴趣。
总之,通过一年的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我切身感受到了它带来的极大方便,它丰富了我的语文课堂,活跃了我的语文课堂,每当我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我都欣喜不已,它使我的语文课堂插上了奋飞的翅膀。希望在探索优化语文课堂的路上,我们能不断收获到更多,走得更远!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