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七年级《美猴王》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1-06


自我介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嫩江县第一中学的语文教师上册中的黄久平。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美猴王》,本节课内容出自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语文第十四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按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一是说教材;二是教学方法;三是学法指导;四是教学过程;五是教学自评。
一,首先我来介绍第一部分内容,教材分析。这一部分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美猴王这一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二课。课文主要写了石猴从出世到称王的全过程。以后的故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作者抓住了猴子的特点,突出了猴王的特性。是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良好的范文。美猴王这篇文章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学习本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这是一般的小说做不到的。而且这篇文章情节生动,猴王个性鲜明,深受学生喜爱;语言通俗,生动,简洁十分适合学生阅读。学生还可以从猴王身上学习追求自由,自信,勇敢的思想和品格。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学习小说中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体会本文语言通俗,简洁,生动的特点。 
能力目标: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观察、表演等多种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中有一点就是把握人物形象。《美猴王》这一课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尤为出色,所以我把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设为把握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初一的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还不够深刻,所以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设为了解作者塑造 
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现实意义,从而正确把握本文中心。 
二、教学方法 
在充分分析了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设置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我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学法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讲故事、解说、配音、讲故事多种形式的体验和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并锻炼各方面能力。以出色地达到教学目的。 
四、教学过程: 
设计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从学生的发展方面进行考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创设良好的情境,实现师生互动,以实现共同发展感的目的。这一部分内容我设计了引`读`感`析`结练六个环节。下面我来说一下: 
第一个环节激情引入:我播放《西游记》动画片的片头曲,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唱,学生激情高涨。再让学生说说歌中的猴哥还有哪些称号。这样的问题学生张口就来,都抢着说。接着老师引导:每一个称号后边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那么美猴王这一称号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猴王》这一课。通过这一唱,一说,一引,自然地引出了课题。学生自然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个环节“读”首先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和老师交流。让学生通过互相解疑达到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再分段进行朗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分段进行朗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三个环节“感”整体感悟。这一环节我采用的形式是片断欣赏。我播放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与课文相符的片断。让学生通过动态的画面和人物精彩的表演来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指导学生观察片中石猴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后面分析人物形象做准备。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四个环节“析”分析人物形象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设置情境、合作、体验的方法学习。我把课文分成猴王出世、山间生活、自荐探泉、被拥为王四个部分。分别采用讲故事、解说、配音、表演四种方式来学习。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逐一分析每一情节中表现出来的猴子的特点。每一方式训练结束都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情节中表现了石猴具有什么特点?”最后加以总结。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把枯燥的人物分析生动化。学生的兴趣大大增加,大胆尝试各种角色,并在体验中明确石猴的个性特点。并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下面我就把这一部分的教学步骤给大家介绍一下: 
1、引入: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六小龄童的精湛表演为我们再现了美猴王的形象,接下来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分析这一形象。
2、分析人物形象:a、第一种方式:讲故事,故事大王。大家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配合画面来讲猴王出世这一情节。这种方式学生非常喜欢,所以积极参与。在讲故事的同时锻炼学生数的能力。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这一情节中猴子的特点是神异出众。B、第二种方式:解说。先由赵忠祥老师解说的动物世界引起大家的兴趣。再试着配合画面为石猴山间生活一情节做解说。这种方式非常新奇,学生兴趣浓厚。既培养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再引导学生从这一情节中总结出石猴自由、活泼的个性特点。C、第三种方式:配音。我把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石猴自荐探泉这一情节的音消掉,由学生用第三自然段中石猴的语言来配音,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再从石猴的语言中总结石猴的特点:自信、勇敢。D、四种方式:表演。请大家大胆尝试,自由结合小组,把第四自然段改编成剧本,自由分配角色进行表演。要求把群猴的顽劣、石猴的自信,勇于当王的果敢表现出来。再让学生从惟妙惟肖的表演和切身体会中总结石猴特点。学生在表演中也体会到了学习中合作的快乐。F、最后,引导学生把几部分中概括出来的石猴的个性特点总结出来,同时,教师出示板书帮助学生总结。考试大整理
3、分析美猴王艺术形象的现实意义:这是本课的难点。如果简单这样问,初一学生理解起来无从下手,我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起到点拨的作用:a、在猴王的身上,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和理想?b、我们今天应从猴王身上学习些什么?然后,结合这两个问题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
第五个环节是“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日学习的重点,通过分析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了解到要把人物刻画如生,就应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特点,突出人物个性。
进而引出今天的作业,就是第六个环节:用百字左右描写班级内一位同学,抓住动作、语言来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设置这一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巩固今天学习知识要点,并提高了学生的写的能力。
结束语:如果大家还知道石猴称王以后的故事,就请回去阅读《西游记》。而且,我国还有许许多多像《西游记》一样优秀的文学作品,季候,我们要读好书,开拓视野,还要用你的升花妙笔,描绘今天美好的生活。
五、教学自评:
这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大量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无法纳入的学习内容,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以“课堂”、“教科书”为中心的狭小范围。在学法指导上我重点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我做到了优化导课,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让趣味贯穿课堂始终,把学生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教学效果确实很好。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美猴王》ppt课件(18页)
《美猴王》教学案例分析
《花果山拥立美猴王》ppt课件3
《花果山拥立美猴王》ppt课件2
《花果山拥立美猴王》教学设计2
《美猴王》教案7
《美猴王》导学案4
《美猴王》导学案3
《美猴王》ppt课件(31页)
《花果山拥立美猴王》ppt课件1
《花果山拥立美猴王》学案
《美猴王》ppt课件(17页)
《美猴王》ppt课件(12页)
《美猴王》教案6
《美猴王》学案
《美猴王》导学案
《花果山拥立美猴王》课文阅读
《美猴王》ppt课件8
《美猴王》ppt课件(13页)
《美猴王》表格式教案
《美猴王》ppt课件(40页)
《美猴王》教案5
《美猴王》说课ppt课件
吴承恩《美猴王》课文阅读
《美猴王》ppt课件5
《美猴王》教案及练习
《空城计》《美猴王》同步训练
《空城计》《美猴王》教案及练习
走近古典名著——《空城计》《美猴王》同步练习
《美猴王》html课件1
《美猴王》教学设计3
《花果山拥立美猴王》教案1
《美猴王》ppt课件4
《美猴王》课堂实录
《美猴王》ppt课件3
《美猴王》ppt课件2
《美猴王》同步练习1
《美猴王》教案2
《美猴王》教学反思
语文版《美猴王》ppt课件1
《美猴王》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