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运河与扬子江》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3-08


三春中学:赵修玉
  尊敬的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运河与扬子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说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运河与扬子江》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它是当代作家陈衡哲凭借自己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向青少年读者介绍生命真谛的一篇美文。教材注重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思考,针对当前青少年不愿吃苦、没有明确的生活与学习目标这一现象而设计,以期引起青少年读者对于生命的意义的思考。《运河与扬子江》安排于第一单元,实际上也是想为初中的学生打开了一扇培养学习语文兴趣、学好语文的大门。
  2、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体会文学作品丰富的感情和优美的语言,结合本篇课文以优美丰富的语言、多种表现手法来介绍生命意义的特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1、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赏析优美的文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奋斗的生命是美丽的”这句话,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是了解文章的拟人化、对比衬托、以及对话形式等写作手法。生动形象的告诉了读者生命的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采用了分组比赛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并设计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首先让学生学习自主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围绕中心议题合作学习,发表各自的意见,最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
  在指导过程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三读语文学习法”。也就是“认读课文”让学生在第一次读课文时,自主的解决生字、生词,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感知。然后,我引导学生“解读课文”通过多种角度的阅读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过程使学生及学到了知识,有感受了文章的内在美。最后,我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对课文的品读;引导他们对课文的优美语句以及写作手法进行分析,让他们感知这样优美的文章原来是这样写出来的。通过这简单的三个步骤,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从感性到理性,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说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阅读课文,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一节课的时间,我的教学设想是,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找到与作者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的共鸣,感受奋斗的生命是美丽的,体会生命的意义,重在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然后学习本文通过拟人、对比、对话等写作手法,进一步感受奋斗来的生命的丰富的内涵。
  五、说教学程序
  (一)、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热爱生命吗?”通过这样一个极易回答,但有引人深思问题,步步深入的追问;让学生在思考着生命的意义这一问题时,导入新课。接着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认识作者。 在揭示课题之后,通过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和“作者简介”。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三)、认读课文,初步感知。这一环节也是学习所有文章的第一个环节,初读课文消除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四)、解读课文,把握主旨。通过对课文的深入了解,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旨。

(五)、品读课文,学习写法。任何一篇优美的文章,都有其可取的写作方法。我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让学生在欣赏品味优美语句的过程中,去探究其写作方法,使学生明白恰当运用写作方法,可以更好的表情达意,进而在以后的写作中,有意识的加以使用,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在学习了本文以后,学生对生命的意义已经有所认识,并体会到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并通过老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布置作业,积累素材。这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的课文,学生没有课外习题。所以不适合布置强化训练的反馈练习。但是本文语言生动而富有哲理,有很多优美语句可以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素材的储备。

六、说板书设计

  结合本文的内容和学习要点,我从文章主旨和写作方法,两个方面来设计板书。内容简介,重点突出。

七、说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是文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却较为深刻。我在这节课中,侧重于学法指导和朗读感悟。我觉得教给学生一种简便易用的学习方法,比一节课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是一节课要想达到这一目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觉得这是我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而针对本节课来说,通过朗读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章主旨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而我这节课的的朗读指导显然还不到位。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恳请各位给以批评指正。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运河与扬子江》公开课导学案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9页)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20页)
课外阅读《运河与扬子江》 《江之歌》《壶口与龙门》助读资料
比较探究《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案2
《运河与扬子江》教案4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18页)
《运河与扬子江》教案3
《运河与扬子江》赏析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2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导学案
《运河与扬子江》教学设计2
陈衡哲《运河与扬子江》原文阅读
《运河与扬子江》教学反思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1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学参考
《运河与扬子江》同步练习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教案及练习
《运河与扬子江》教案1
北师大版《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