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仿写续写改写 >>
《登上地球之巅》课文缩写及指导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7-11


一、课文缩写

    1960年5月24日上午,北京时间9点30分,年轻的运动健将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一级运动员贡布(藏族)四人,向珠穆朗玛峰顶峰最后的380米高度冲击。

 他们只携带氧气筒、防寒睡袋、铅笔、日记本、电影摄像机和五星红旗、毛泽东半身石膏像,由于疲乏,攀登速度缓慢。他们被“第二台阶”挡住了去路。屈银华滑倒好几次,仍然坚持。

 在接近顶部最后三米的地方,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这时,刘连满走在前面开路。他一连爬了四次,跌落四次。他毅然当起人梯,让别人踩在他的肩膀上攀岩。他先把屈银华托了上去,然后又托贡布。最后,王富洲和刘连满借着绳子的帮助,也爬了上去。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五个多小时,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刘连满因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衰弱。

 夜色降临,氧气的容量已不多。为争取时间,大家决定刘连满留下来,其余三人快速攀登。刘连满四肢麻木,心脏缺氧,他意识到自己不行了,就写下字条,决定把自己的氧气瓶留给队友。

 与此同时,其他三人匍匐前行,每走一步都要付出代价。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氧气全部用完,但此时风变小了,他们抛掉空氧瓶,轻装上阵。越过东面一段雪坡后,他们终于登上了一耳光岩石和积雪交界的地方。他们终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二、导学设计

【学习目标】

 整体把握全文内容,通过缩写了解登山运动员攀越珠峰最高峰的全过程。能归纳人物的精神品质和内心世界,能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问题导读】

1、  课堂上缩写全文,然后交流互评。

2、  找出人物描写的语句,品味人物的精神品质,感知他们的美好心灵。

3、  找出景物描写的语句,理解景物描写的具体作用。

4、  体会攀登珠峰的伟大壮举和历史意义。

                               

                            2012年5月21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6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54页)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5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4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4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40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9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38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30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1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33页)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3
《登上地球之巅》中的刘连满最后死了吗?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2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0页)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教师版)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44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4页)
《登上地球之巅》flv视频素材
《登上地球之巅》mp3音频朗读(女声清晰版)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9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6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含答案)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5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4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1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3
作文:登山心得体会(2篇)
《登上地球之巅》课后题及答案
《登上地球之巅》读一读,写一写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实录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
《登上地球之巅》字词分析
《登上地球之巅》评课记录
《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
郭超人《登上地球之巅》课文阅读
《登上地球之巅》表格式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说课稿2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2
《登上地球之巅》练习题
《登上地球之巅》说课稿
《登上地球之巅》课堂实录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0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9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