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预习学案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8-09 |
《信陵君窃符救赵》预习案
一. 战国四公子
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 是为战国四公子。以德才论,有人以为,信陵君第一,春申君次之,孟尝君第三,平原君居末。
二. 信陵君
信陵君魏无忌,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他出身魏国贵族,是魏安釐王的弟弟。其为人礼贤下士,常有门下客三千,素以养士著称。因而与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齐国的孟尝君并称为战国时期的著名“四公子“。信陵君因为在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窃取虎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救赵胜秦,而名居四公子之首。后安釐王任信陵君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秦国大将蒙骜的进攻,威震天下。但由于秦采用离间计,魏王又剥夺其军权,信陵君因此抑郁谢世。
三. 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嫡长子,预定继承君位的,称“世子”,其他的儿子称“公子”。无忌即信陵君,信陵君是其封号。信陵,地名,在今河南省宁陵县境内。安釐王把信陵封给与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无忌,故号信陵君。
士是古代四民之一。《汉书·食货志》说:“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为士。”在商、周、春秋时,士是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周代诸侯受封国于天子,卿大夫受采邑于诸侯,士受禄田于卿大夫。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到春秋末期,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
我国战国时代,诸侯逐鹿,相与争锋,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领域,都需要大批人才。此时,“士”成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或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或在某一方面有出类拔萃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便招募这些人,收于门下,被称为“门客”。这些门客寄食于豪门贵族,听候差遣服务,故门客也叫“食客”。
1. 通假字
赵王田猎耳 通“ ”, 打猎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同“ ”, 座位
俾倪故久立 通“ ”,斜着眼睛看
公子与侯生决 通“ ” ,诀别
北乡自刭 同“ ”,朝向
2. 古今异义
公子颜色愈和 古义:面色 今义:
以公子为长者 古义:有德行的人 今义: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古义:姻亲 今义: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古义:的原因 今义:
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古义:用来 今义:
《信陵君窃符救赵》探究案
一、内容结构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
第二部分(4~5),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其一为信陵君与侯嬴的交往过程。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
第三部分(6~12段),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
故事发生(6段)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救赵。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
故事发展(7~8段)信陵君四见侯生。
①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夷门,见侯生。
②信陵君见侯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
③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
④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
故事高潮(9段)破秦救赵
故事结局(10~11段)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
故事尾声(12段)信陵君留赵不归。
二、重点研讨
1. 本文在布局谋篇上三个部分是如何照应的?
2. 信陵君的“义”主要表现在窃符救赵上,你认为这种“义”对魏国公平吗?
3. 总结性格鲜明的人物
4. 本文写信陵君窃符救赵,为何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其与侯嬴朱亥的交往?
5. 如何评价侯嬴的自杀?
6. 本文对材料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结合文本加以简析。
《信陵君窃符救赵》训练案
1. 下列句中通假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赵王田猎耳 通“畋”, 打猎
B.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同“座”, 座位
C. 俾倪故久立 通“睥睨”,怒目而视
D. 北乡自刭 同“向”,朝向
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请数公子行日 计算
B. 遍赞宾客 赞扬
C. 致食客三千人 招来
D. 而公子亲数存之 问候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公子为长者
B. 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C. 赵王扫除自迎
D. 公子侧行辞让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如姬为公子泣
不足为外人道也
B. 以负于魏,无功于赵
面折大臣于朝
C. 魏王及公子患之
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
D. 诸侯以公子贤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5. 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组是
A.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内杜忠臣之口
B. 侯生乃屏人间语
太子善错计策
C. 公子怪之
且庸人尚羞之
D. 留军壁邺
怀其璧从径道亡
6. 下列各句“之”指代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王及公子患之(指代秦军围大梁败魏军之事)
B. 公子何以知之(指赵王狩猎之事)
C.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指侯嬴)
D.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指窃符救赵)
7.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8、9题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巿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8.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延请
B. 乃谢客就车 辞别
C.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 成就
D. 愿枉车骑过之 经过
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
B. 今公子故过之
故遣将收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 而公子亲枉车骑
拔剑切而啖之
D. 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