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斗鲨
海明威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特点,了解作者海明威。
2.整体感悟课文,概括小说情节。
3.把握本文细致的描写方法,挖掘人物形象与性格,感悟主旨。
4.体会老人的那种硬汉精神,树立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那种不屈服命运,用勇气、毅力和智慧与逆境和厄运抗争的精神。
【重点】
品味本文中作者独到的描写,从而深入理解老人的形象。
【难点】
1.探索小说中永恒的精神力量及小说的象征意义。
2.品味小说的语言风格。
走进新课,
1.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明威的资料,互相补充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舵把( )鱼鳍( )糟蹋( )攫住( )
攥住( )腭( )摇曳( ) 戳去( )
桅杆( )残骸( )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抽筋 凶涌 两腭 桅杆 B 袭击 理彩 船艄 攫住
C 掌舵 呆滞 糟蹋 残骸 D 攥住 打垮 窝篷 开僻
3.填空:
《斗鲨》选自《 》,体裁是 ,作者是 , 国作家,获 奖。主要作品有小说 、 等。
阅读背景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遇难,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海明威在《老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通讯《在蓝色的海洋上》报道这件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仅用了八周时间就完成了初稿。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海明威也因这部作品获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整体感知。
1. 概括课文大概内容。
2. 理清小说情节。文中写了老人与鲨鱼的几次搏斗场面?分别是什么时间采用的什么工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搏斗的结局如何?
品析鉴赏
1.找出文中描写老人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提示:从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三方面下手)
2、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课堂质疑
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还未解决的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完成。
课堂小结
这一节你学到了哪些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