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课文练习 >>
《第一千个球》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2-12


《第一千个球》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     是      著名足球运动员,有“     ”之称。
2.给加点字注音:
滂沱(    ) 堕落(  ) 生涯(  )
3.释词:
⑴在我看来,这两件事的重要性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相提并论:
⑵我简直羞得无地自容。
无地自容:
⑶而且在那个年龄,我是容易感情冲动而轻举妄动的。
轻举妄动:
⑷由于我一直酷爱足球运动,而且知道抽烟对一名职业球员的确有害,因此我可能不至于堕落到那个地步。
堕落:
4.巴西人对贝利的第一千个进球很看重,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请加以概括:


5.“慈父与恩师”是贝利对父亲的称呼,说父亲是“慈父”是因为 ,说是“恩师”又是因为 。
6.在下列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语意通顺。
⑴   踢不进,那   无所谓,   有别的机会。
⑵我答得那么笨,   以为他一定会一记耳光打过来,   他没有揍我,   把我拉了过去,好像要进行一次朋友间的谈话似的。
⑶   我一直酷爱足球运动,   知道抽烟对一名职业球员的确有害,   我可能不至于堕落到那个地步。
7.足球被誉为巴西的“国球”,被誉为我国“国球”的是      ;被誉为美国“国球”的是     。
第二部分:
(一)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
③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在小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
④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上学,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陈《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给我去伴奏。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17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⑤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儿子那时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回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诉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不料他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曲,很伤心。我们当时立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住了40多天,才离去。
⑥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
⑦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子“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⑧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8、文章开头“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的“这”指的是 。
9、文中的“我”有双重身份,既是 ,又是 。据此,文章主体可分为两个部分,连接两个部分的一个重要的词是 。
10、文章从 、 、 三个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
11、文章第⑤段中略写了    件事,详写了    件事;该段中“使我们非常为难”的原因是 。(末一空用文中词语回答)
12、第⑦段中两次写到“没大没小”,第一处的意思是 ,第二处的意思是 。
13、本文艺术表现上的特点之一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请概述一例。

14、第⑧段主要用了     的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什么?

15、认真品味,第⑧段中“而且,可恶!”一句中的逗号不能去掉,原因是 。
16、从文章选材的角度看,第④段中画“”部分似乎有损于“父亲”的完美,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二)
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
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7.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18.对青年人写信,字迹草率一事,鲁迅先生的态度怎样?

19.鲁迅先生的休息方式是什么?

20.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我们能体会出鲁迅怎样的精神品质?

21.为什么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

22.文中出现的海婴,你知道是谁吗?

23.结尾两段描写有什么特点?含义是什么?


24.萧红是鲁迅的学生,也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的这篇回忆性的文章,使我们了解了哪些事情?


《第一千个球》答案
1.贝利、巴西、球王 2.略 3.⑴把不同的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对待。⑵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愧。⑶不经慎重考虑,盲目行动。⑷(思想、行为)往坏里变。 4.⑴球迷的欢呼;⑵与第二次登月的新闻平分报纸的头版。 5.父亲教育贝利的方式很有特点;父亲教给贝利一些道理。(意近即可) 6.⑴要是、也、还⑵本、但是、而是⑶由于、而且、因此 7.乒乓球、篮球 8.多年父子成兄弟(或“文章标题”) 9.父亲的儿子;儿子的父亲;也 10.绝顶聪明、很随和、关心“我”的学业 11.两、一、怕担干系(或“人人自危,自顾不暇”) 12.无教养;不分辈分,平等民主。 13.略 14.议论;升华主题,点明中心。 15.有逗号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化效果的作用(或:更突出了对那种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的谴责) 16.突出“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一中心,也体现了文章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的特点。 17.主要写鲁迅的笑。 18.深恶痛绝。但还是耐心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 19.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20.热情、和蔼、有耐心。 21.强调了环境特点,此时已是黎明了,鲁迅工作了整整一夜。 22.海婴是鲁迅的儿子。 23.结尾两段的描写仿佛静物写生一般逼真而又自然。于不动声色的客观描写中,烘托出了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以及本文作者对先生由衷的敬爱之情。 24.使我们看到了鲁迅一天内的工作和起居情况,让我们从生活这个侧面了解了鲁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18页)
《第一千个球》教案7
《第一千个球》教案6
《第一千个球》问题学案及答案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6页)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16页)
贝利《第一千个球》mp3音频朗读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8
《第一千个球》读后感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7
《第一千个球》说课稿2
《第一千个球》教学设计5
《第一千个球》学案
《第一千个球》导学案
《第一千个球》教案4
《第一千个球》学案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6
贝利《第一千个球》原文全文阅读
《第一千个球》《少年爱因斯坦》同步练习
语文版《第一千个球》ppt课件5
《第一千个球》图片素材(18张)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第一千个球》教案及练习
《第一千个球》课堂实录
《第一千个球》同步练习(3)
《第一千个球》同步练习(2)
《第一千个球》重点难点分析
《第一千个球》的教与思
《第一千个球》教案3
《第一千个球》说课稿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4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3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2
《第一千个球》ppt课件1
《第一千个球》教案2
《第一千个球》教案1
《第一千个球》教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